每每,看到世人为他们的“成就”欢欣鼓舞时,我总有些感慨。
世人的成就是什么呢?
赚大钱:
我有一个同事,他有个死活不读书的儿子,才上初二,就天天闹着不去学校。他执拗不过他,只好让他退学。退学后,父亲为他打造一个“学艺”发财的环境。二十年过去了,如今这小子是一家连锁超市的老板。父亲对同事们说:“不要勉强不会念书的孩子念书。当初,我要是强迫他读书,以为这是他唯一的出路,他哪有今天的风光!”父亲说这话时,相当的得意。
升官:
我有个朋友是国家机关的一位处长。他有两个孩子,一男一女。两个孩子都毕业于名牌大学。儿子毕业后被分配在国家机关工作。儿子工作能力强,积极肯干,按照干部考核标准,晋升是完全可能的。他的工作单位是厅级机关,晋升的起点就是“副处长”。 在他四十岁那年,机关提拔他当某处副处长,不过。那年,用他们家人的话说,叫“官运不亨通”,上面没批。几年后,几经上级的“考察”,终于批下来了,儿子当上了副处长。全家勉励他再接再厉,官阶要超过他父亲,言下之意,最好儿子要当上厅长。如今,全家人看他每天上下班有小车接送,十分得意。
高学历:
每年的高考,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。不少家庭,从孩子进入中学,甚至小学时,就就开始“备战”高考了。孩子考上一所名牌大学,是相当风光的事。今年,我有个远房亲戚参加高考,分数出来时,他的总分为六百好几十,按以往的录取线,这分数进北大没问题。消息之轰动,居然传到我这个“三代以上”远亲的耳朵。一个月后,这孩子被上海复旦大学(国际经贸专业)录取。孩子的家长在一家豪华酒楼订下三桌酒席,宴请亲威,朋友。
出名:
我女儿的一个大学同窗,除了与其它同学一样,手握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外,还有一份展示她独有才艺的“时装模特冠军”证书(加奖杯)。原来,这位女生身材高佻,容貌姣好。刚入大学,就开始参与本省举办的各种时装模特比赛。在大四那年,她参加了本省有史以来最重量级的时装模特大赛,几经艰辛,闯关,晋级,再闯关,再晋级,……。最后,终于登上冠军的宝座。喜讯传到她班上,同学们惊喜万分。揣着证书,捧着奖杯,她说:“这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领奖台上被万众瞩目的那一瞬间。”
林林总总,不一而足。
我何以感慨呢?
容我举个例子,作为“引喻”:
上个世纪五十代末至六十年代初,中国处在困难时期,那个困难程度,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,是很难体会的。“口粮”就是“生命”。粮食最紧张的时候,一袋子米(约100斤)可以换一幢“院落式”的宅子。但,这种交易也鲜少出现,谁“挤”得出一袋子米呢?
就在粮食如此紧张的情势下,我家的处境出现转机。我有个哥哥从汽车驾驶学校毕业,被分配到山区当驾驶员。山区粮食比省城便宜。我哥哥每个月在那里买些大米给我妈。我家粮食就没那么紧张了。当时,家里有个驾驶员,强如家里有个当官的。我妈因为有个当驾驶员的儿子,在邻居亲威面前,好风光。有时,还用粮票帮助一些困难的亲威,邻居。我妈的“地位”很优越。
后来,粮食紧张的状态开始缓解。缓解速度之快,令那个时代“苦惯了”的中国人有如做一场“真实的梦”。
又是几十年过去了。中国人已进入小康社会。
我妈跟大家一样,享受着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,却也留恋当初她“粮票比别人多”,从而受人尊重,受人捧场的“优势”。每当我妈迷恋那种“优势”时,我哥哥就风趣地说:“妈,现在你要什么有什么,你还迷恋过去干什么,那个时候,你不就是因为有个开车的儿子,所以做上‘乞丐王’的吗?”
世人的“成就”就像我妈与别人相比时,手里多有的一点粮票,如此而已。
世人没有基督,在基督徒看来,一贫如洗,就像乞丐。再有“成就”也好不到那里去。
这话与世人说,他们一定听不慬。所以,我感慨。
那么,基督徒对他们在世上的“成就”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呢?
耶稣对门徒说: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。”(路10:20)
与“基督”这份产业相比,基督徒在世上的“成就”,纵使重如泰山,也轻如鸿毛。
但,这不意味着,当他们获得成就时,无动于衷。看起来,他们与世人获得成就时,一样欢欣鼓舞。但,他们更有一种“压倒一切”却又“难以言状”的“欢喜”——“基督赐给我的礼物尚且让我这般享受,那么,主啊,你叫我如何表达‘因我的名字记录在天上’(我拥有基督)的欢喜呢!”
有一个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临终前,声嘶力竭着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是:“我是一个基督徒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