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世纪六十年代,我在读初中。当时,按规定,中学生每个学期要参加劳动两周。为此,我们学校在郊区办了一个农场,学生轮流到那里参加劳动。
校办农场由几个老师专职管理。
那时候,国家很贫穷。每次我们去劳动时,心里都存着一个盼望,那就是休息的时候,每人可以领到两个小馒头,作点心。(有的同学还舍不得吃,带回家去,让给家里的人吃。)
有一次,一个农场老师带我们班同学去农场劳动。休息的时候,老师跟我们谈笑风生。那天,天气很冷,许多同学冻得瑟瑟发抖。老师在抽烟,烟雾使我们围在一起的小圈子,在严寒中,多了一丁点热气。老师侃侃而谈,我漫不经心地听着。老师说什么,我不清楚。不过,老师说出下面的这番话,我没放过,我很专注地听,并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他说:“晚上最理想的事,就是能享受一下‘一杯茶,一支烟,一本书’的三合一生活。”
从那时起,“三合一”就在我脑子里“住”了下来。
“一杯茶,一支烟,一本书”,这对当时的国人来说,不是说有就有的。那时,没钱,物质定量供应,哪来的“一杯茶,一支烟,一本书”!无怪乎,老师称这种生活为“理想的”。
“三合一”在我的记忆库里,偶而被翻出来,咀嚼咀嚼,觉得蛮有意思的。
如今,国人的生活水平已达到“小康”。“三合一”被“小康”不知甩几条街了。
然而,正因为这样,“三合一”被我翻出的频率比过去大多了。
因为,我喜欢在“三合一”那里寻找清静。小康生活没有“清静”感,只有“浮躁”感。
当我想像着走进老师的“三合一”之夜的情景时,我仿佛看到老师那种享受的样子:房间里,书桌前,台灯下,老师坐在椅子上,看书,书是他喜欢的,抽烟(老师抽烟不厉害),一口烟吸进,吐出,与书中故事里的一段情节同步,那叫一个过瘾!偶而,端起茶杯,喝一口亮澄澄的茶水,神清气爽!最难得的是,周围很安静,老师的心也很安静。这种生活,现在很难找到。
向往“三合一”生活,从物质角度看,其基础是“清贫”。
“清贫”的生活限制了人的追求,人的欲望也就不可能被大肆“发挥”。比如,困难时期,人们的欲望只能被限制在“一包茶叶”,“一个鸡蛋”,“一张电影票”之类的东西上,没有人有这样的想像力——要“汽车”,要“别墅”,要“年薪百万”。
“一包茶叶”,“一个鸡蛋”,“一张电影票”,在清贫时代,尽管需要人们致力去弄到,但,这事绝对不像小康时代的人致力于弄“汽车”,“别墅”,“年薪百万”。前者,人的欲望不大,因此,人的心态变化也大不到那里去。有,最好;没有,也就算了,再想也是空的。后者就不一样了,为了达到目的,“敢为”的人,可能会做出疯狂的举动。达不到时,有的人就偷,抢,贪,杀人,贩毒。“不敢为”的人,垂头丧气,怨天尤人。不管哪一种人,都不可能像清贫时代的人那样,对贫穷“淡然处之”。
人的欲望,一经“开发”,“事”就跟着来了。“小康”是人心欲望的“开发商”。
清贫时代,人们“只能”淡然处之,小康时代,人们“不得不”坐立不安。
好几次,我跟家人闲聊时,我说:“过去真好。”我女儿问我说:“爸爸,假如我们能再回到过去那样的时代,你愿意吗?”我想了一下,说:“还是不要吧,虽然那时我们能生活在一个纯朴的环境里,但,毕竟太穷了。”
人注定不可能有真正“理想的”生活。
“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、劳苦,直到如今。”(罗8: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