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的某天,遇到了一位好久没见面的女性朋友,我随口问她,这么久没见,你都在忙啥?
她果断的回应我两个字,“搞钱。”
我问,“搞到了没有?”
她毫不犹豫地回答,“没有。”
当时,她说话的表情很特别,有茫然、不解、还有点可怜兮兮……,总之用言语难以形容。
我大略知道,她不仅没有“搞到钱”,而且已经靠信用卡度日已久。
其实,这位朋友就是曾经的我,也是这个时代众多人群典型的缩影。
当许多人以“搞钱”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时,却往往被金钱搞的灰头土脸。
在尘世的喧嚣中,财富如潮水般涌动,人们忙碌于赚钱与花钱的无限循环。
然而,极少有人思考,“赚钱”与“花钱”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以及如何解开金钱捆绑在自己身上的层层锁链。
从属天的视角审视,“赚钱”与“花钱”中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神圣的旨意。
“赚钱”,绝非单纯为了堆积金银财宝在地上,而是发挥天赋,在世间创造价值,是一场对自我价值与使命的实践。
当我们以汗水与智慧投入工作,那是在回应上天赋予的使命,发光做盐。
从这个角度看,“赚钱”绝对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,甚至连阶段性目标都谈不上。
日本知名企业家、管理学家稻盛和夫有观点认为,钱不是单纯靠“赚”来的,而是你对他人提供价值后的一种自然反馈。
他强调通过为社会、为他人创造价值,用心去付出、去耕耘,把事情做好,秉持利他等正向理念去经营事业。
不要千方百计考虑怎么“赚钱”,而是聚焦于关注自身品德的修养以及对真正价值的创造。
如果本末倒置,不仅无法赚到钱,即使曾经拥有,最终也会如烟飞逝。
我也曾一度陷入“赚钱”的误区,结果“小目标”不仅没有实现,反而负债四百多万。
走投无路之下,不得不潜心研读圣经,认罪悔改、回归正途。
直到有一天突然醒悟,我是上天之子,天地万物都是为我而造,也都为我所用,我既然已经拥有,且如此之丰富,我还需要赚取什么吗?
金子银子都是祂的,而我是承受产业的人,这不妥妥的富二代嘛。
自从有了这个认知之后,格局瞬间打开,从此实现了我人生的“财富自由”。
其实,真正的财富自由不是你的账户有花不完的钱,而是你不再为金钱而活。
同时,做金钱的主人,即使手中只有两个小钱却愿意给到更有需要的人。
2019年约十月份,当还完了银行的所有欠款,我义无反顾的剪掉了所有的信用卡,立志不再借银行一分钱,也不再借任何人的钱,宣告财富自由。
此时,我依然还有三百万之多的债务,但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省与容易。
从此,做任何事情不需要再看“钱”的面子,而是凡事只考虑是否合乎天意,以及自己是否甘心乐意。
许多人对此不解,不赚钱难道你躺平不工作吗?不赚钱那来的经济供应自己的家人日常需要甚至还要帮助别人?
我们已经习惯性的把工作与赚钱两个概念绑定在一起,工作就是为了赚钱,赚钱就需要工作。
这是典型的奴仆(雇工)思维。
其实,不“赚钱”并不代表不需要工作,而是做任何事不再以“赚钱”为目的。
同时,对于真正有意义有价值,并合乎天意的事情,愿意无条件、不计代价去做,并且依然心甘乐意,喜乐满足。
这时候也许你会发现,在财务和物质方面并不会缺乏,甚至反而会更加的丰盛。
但这一切并非自己赚取,而是上天的赏赐及他人的回馈,所获报酬是对这份奉献的认可与支持。
有则感恩,即使没有也要感恩。
因为,所做的一切,只是在践行使命,这是一个被造物的本分,是上天赋予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,与是否有对价交换毫无关系。
当不再以“赚钱”为自己人生地目的时,我奇妙的发现,做为一名“富二代”,如何“花钱”才是我应该全力关注的焦点。
“花钱”,不是肆意挥霍,也不是吝啬囤积,而是履行一份责任与托付。
属天的“花钱”之道,是让财富成为爱的使者。
一个人是不是忠心良善又有见识,在“花钱”这件事上可以得到完全的体现。
知道自己所拥有的金钱财富、恩赐才干都是祂所赐,也要为祂所用,持守在管家的本份,不擅自做主,忠于祂的托付,这是忠心。
体贴上天的心意,愿意用金钱帮助困苦之人,体现一个人心有良善。
能够把每一分钱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,并使其价值最大化。不仅仅关乎是否忠心良善,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、阅历、经验及敏捷的思维等,这便反映出一个人是否真有见识。
如此看来,“花钱”似乎更不容易。
尤其,钱越多越考验一个人。
因此,面对金钱最好的选择,就是做财富的管道,而非蓄水池。
否则,蓄水池迟早会变成堰塞湖,酿成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。
研读践行圣经的这些年,我还发现一个奥秘。
在属天财富观中,一个真正会“花钱”的人,根本不会缺钱,甚至财富还会倍增。
因为,对于真正忠心良善有见识的管家,主人会加倍的赏赐与他。
两千两再给两千两,五千两再给五千两,而且不加添任何的忧虑。
当然,这个赏赐不是让管家去挥霍,而是用来执行主人的计划,成为更多人的祝福,彰显上天之美德。
在属天财富观中,并不反对赚钱,但关于“赚钱”,有三个致命的的误区需要注意。
第一、通常当你想要“赚钱”的时候,说明你不曾拥有,或者你认为自己拥有的还不够多,这是贫穷的思维。
圣经千真万确的写着,祂是我的产业,是我杯中的份。
难道你不确信自己与祂的关系吗?儿子的身份是假的吗?经上的话是谎言吗?
如果还需要赚取,说明根本就不曾拥有,而如果已经拥有,那就无需去赚,重点应该是如何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用得其所。
这种贫穷的思维,其实源自于内心的缺乏。缺乏的不是金钱财富,而是来自于祂的满足。
第二、“赚钱”的思维会自然将人带入依靠自己的无形陷阱
造物主不会帮助你去赚钱,因为金钱不会使你真正得到满足,甚至还会助长你的贪婪。
祂更不需要你帮祂赚取金钱,因为金子银子都是祂的。
祂只会赏赐金钱财富给那些真正寻求祂且合祂心意的人。
帮助你“赚钱”,在造物主的逻辑中完全不成立。
因此,你只能凭借着所谓自己的能力,去实现自己的“赚钱”目标。
而依靠自己就是背负劳苦重担、承受劳苦愁烦的开始。
第三、误以为金钱是自己的,却不知不觉成为金钱的奴隶
想要“赚钱”的人,实际上很难真正赚到。失败时很容易沮丧,而有幸赚到时,则很容易骄傲,并以此彰显自己的能力。
最关键的是,他会进入到一个“这是我赚的,所以是我的”误区。
而一旦认为这个钱是自己的,再与其他人分享,就变得难于登天。
就算他坚持每月十一奉献,也只不过是对上天的施舍而已,他不会真正认识到,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属于祂的,即使奉献全部也是理所当然。
其实,只有你花掉的,和你给出去的才真正是你的,说明你有能力来支配使用,并发挥了其该有的意义和价值。
但凡给不出去的,说明你不是它的主人,它反而是你的捆绑,你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金钱的奴隶,而这些都属于埋在地里的财宝。
人类只有将自己与上天之间的关系理清楚,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与金钱财富之间正确的关系。
在父与子的关系中,儿子是承受产业的,无需依靠自己,就可以享受父亲的丰盛荣耀与富足。
在主人与管家的次序中,管家则需要无条件的顺服主人的权柄,尽管家该承担的本分,完成主人的托付。
身份的变化,自然会带来角色的转换,以及思维模式、形为模式的更新。
圣经中记载了“按才干接受托付的比喻”,本意要表达管家应该将主人所托付的恩赐才干以及财富等施展出来,发挥主人所赋予他原本该有的意义和价值。
然而,许多人却狭隘的、错误的理解为,圣经鼓励我们要多多赚钱。
试想一下,如果你的主人是创造万有、掌管万有的那位,世上的一切本就属于祂,做为管家,你的焦点应该是什么呢?
毫无疑问,做一个连接于源头的管道是你的最佳选择,并且时刻保持畅通,让活水的泉源不断涌流。
在这种状态下,管道永远被祂充满,是富足的。
而且被活水持续的冲刷洁净保持圣洁,并被水流不断扩张,成为更加宽广合乎祂用的管道。
世人喜欢“赚钱”,而具有属天智慧的人,应该更加聚集于怎么“花钱”上。
在“花钱”的过程中,彰显上天的丰盛与慈爱,同时,操练自己的忠心与良善,并且越来越有见识,让自己的生命也变的愈加自由丰盛。
感恩上天给予的机遇与能力,让我们能够参与到财富的流转之中,敬畏财富所承载的力量,不滥用、不迷失。
当我们秉持属天的财富观,工作将成为荣耀上帝的方式,花钱则是播撒上帝之爱的途径。
如此,让我们在尘世的旅程中,便能时刻仰望苍穹,以属天的智慧指引,正确驾驭财富,驶向永恒的福祉与安宁。
愿你们平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