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神学院学习的张斌,一方面在神学知识上装备自己,另一方面,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,他在服侍他人的过程中感到特别喜乐,甚至有一种成就感。
燕京神学院有一个很特别的传统,食堂是由学生自己管理的,张斌入学后,很快就成为“食堂部”的骨干,尽心尽力地投入到为老师同学的一日三餐服务的繁杂工作中。
张斌和食堂部的几位同学,不仅要采买米、面、油,也要和农贸市场的菜贩子打交道,还要协调大家的口味,每当有同学投诉哪道菜不好吃时,他们就需要和厨师沟通,商量如何改进。
这个工作琐碎、繁杂,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,生怕费心费力还不讨好,而张斌却对这项工作格外喜爱,他说:“我喜欢干活,喜欢做事情,喜欢为了大家吃好喝好忙忙碌碌。”
很多神学生进入神学院是为了在神学理论上得到进深,对于打扫卫生、帮厨做饭等活动就不太热情,认为这些琐事和信仰无关,对于日后成为一个好牧师也关系不大。实则不然,就像耶稣当年不仅传讲神的话语,也亲力亲为地做了很多服侍他人的“琐事”一样,神学生进入神学院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应该就是:学习耶稣,服侍众人。
图:班主任组织春游
张斌喜欢做服侍人的工作,这和他朴实厚道的个性有关,更和他愿意谦卑地委身有关。
比如,当菜农送来几十斤土豆,需要有人复称验收,如果心生傲慢、缺乏耐心,就很难做好这项工作。张斌却每每在这样的小事上显出他的忠心,正像圣经路加福音16章10节所说:“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忠心。”
在管理学校食堂部的时候,遇到有同学提出想吃鱼的要求,张斌会不辞劳苦亲自跑到农贸市场买鱼,他不会嫌同学的要求特殊,而是愿意竭尽全力满足大家的需求。
有一年夏天,有几个女同学提出想买些黄瓜当宵夜吃,这本是分外的要求,超出了食堂部的工作范畴,但张斌丝毫不怕麻烦,他联系了一个菜农把上好的黄瓜送到学校,让这些同学格外满意。
很多同学感叹张斌为大家服务的热情和耐心,而他这样做的时候,体验到的是服侍他人的满足和幸福。
图:班委会合影
张斌坦言,刚进神学院时,他的信仰并不是很坚定,也会在内心深处质疑上帝。但是,随着在神学院的学习,特别是借着为同学老师服务而磨练出的谦卑品性,让他渐渐地看清了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之路。他说,“我终于明白,在我人生的每一个节点,都不是单靠着自己的选择,若没有上帝的引领和参与,一切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。”
其实,每一位基督徒最要紧的就是和上帝建立个人的亲密关系,而每个人和神亲密的方式不尽相同。有的人通过认真细致地查考圣经,不断地明白神的话语,就能因着了解神,进而更爱神;有的人通过锲而不舍的祷告来和上帝建立密切扎实的关系;当然,还有一种人,就像张斌这样,是通过殷勤做工、服侍他人而蒙神喜悦,被神祝福,进而在神的启示下,看到真理的亮光,和神越来越亲近。
图:2004年神学院教堂献堂